为知识分子解惑的当代先知 ──薛华(Francis August Schaeffer, 1912-1984)
文/陈培德 编/郑逸宏
二零零五年,闻名的「庇荫所」(L'Abri)庆祝他们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下的休莫兹村(Huemoz-sur-Ollon, Switzerland)创办五十周年。这个以Chalet les Melezes山庄小屋为根据地的研究中心,是由著名福音派神学家薛华夫妻二人(Francis & Edith Schaeffer)一起创立,为要向知识分子在浩瀚宇宙智慧和人生真谛中指点方向和出路。《时代》杂志称许他为「知识分子的宣教士」。对哲学和思潮产生强烈求知欲。
薛华全名是Francis August Schaeffer,一九一二年一月三十日出生于美国宾夕凡尼亚州德国人镇(Germantown, Pennsylvania)。父亲法兰(Frank Schaeffer)原籍德国,在美国海军服役时学会了电器及机械维修,退役后从事修护服务工作(caretaker),家境不算丰裕。母亲碧茜(Bessie Williamson)则是英裔移民之后。为了讨父母欢心,进入罗斯福初级中学时,薛华选择了木工和技术绘图为主修科目。高中则转到镇上高中就读(Germantown High School)。高中毕业时(一九三零年六月),由于学业成绩优异,他除获德莱赛学院(Drexel Institute, Philadelphia)录取修读工程学外,更获父母赠送全新福特A型汽车(Model A Ford)作为对他考上大学的奖励。
高中时期,为了帮补家庭开销,他常作课余兼职,包括曾在运鱼车上任帮工,又曾为一位白俄贵族补习英语。在为这位「过气」伯爵语文补习过程中,因选用了一些有关希腊哲学的书籍为学习课本,薛华开始对哲学和思潮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这时期,薛华开始认真寻找信仰,因阅读圣经创世记释了他心中的疑惑,六个月后决志成为基督徒。一九三零年八月十九日,他在布道家慈奥理(Anthony Zeoli)的帐篷布道会中决志献身,愿意把一生奉献为主使用。为此,他重新思考前路,在取得父亲谅解后,经过辗转介绍,于次年秋进入位于维吉尼亚州南部的汉普顿悉尼学院(Hampden-Sydney College, Virginia)攻读,至一九三五年六月以最优等的荣誉(magna cum laude)获颁文学士学位,并接受创校人设立的悉尼奖(Algernon Sydney Sullivan Award)嘉许。
结婚、读神学、开始事奉
同年七月六日,薛华与相恋四载的伊迪丝女士(Edith Rachel Merritt Seville)共结连理。伊迪慈父母是中国内地会宣教士George & Jessie Seville,在中国温州地区宣教。二人在德国人镇中的第一长老教会(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 of Germantown)邂逅,薛华对刚返国求学的伊迪丝那份敢于力抗自由主义神学的勇气和辩才至表赞赏。
婚后(同年九月)薛华进入刚成立的威斯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Philadelphia)就读,受业于著名神学家范提(Cornelius Van Til)、麦根(Gresham J. Machen ,另译:梅钦)和梅锐(John Murray)。当时美国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USA)因神学立场发生严重分裂,麦根等教会领袖愤而脱离美国长老教会及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阵营,另立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of America) ,并以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为桥头堡向自由派神学宣战。一九三七年一月,麦根突然逝世,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又因基督徒的自由和末世论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执。同年五月,一个名为圣经长老教会(Bible Presbyterian Church,后正名为正统长老教会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再由美国长老会分裂而出,由马克雷(Allan McRae)、海瑞斯(Laird Harris)和麦金泰(Carl McIntire)等著名神学家在宾州韦明顿市(Wilmington, Delaware),另行成立信心神学院(Faith Theological Seminary)。是次随同分离的学生共有二十五名,其中薛华更是信心神学院第一号注册的学生。一九三八年五月,薛华以全部甲等的优异成绩毕业,并成为圣经长老教会首位授职的牧者。
薛华第一个事奉工场是在费城以西三百五十哩的树丛市(Grove City),那里的教会由美国长老教会十八位分离分子组成,名为圣约长老教会(Covenant Presbyterian Church) 。教会原来只有薛华夫妇的一岁长女Pricilla是惟一的孩童。一九三八年夏天,薛华夫妇出去召集孩童来参加圣经学校并野餐,共来了学生七十九人。经过两年辛勤工作,教友人数跃升至一百一十人。他们购下一座废弃了的旧教堂进行重修,这才有了可归属的基址。
一九四一年,薛华应邀担任费城附近的柴斯特市(Chester)圣经长老会堂助理牧师,会众有五百人。薛华在那里讲道、探访,会众深得造就,又协助建造了一座大教堂。次年,薛华的父亲因病去世。又次年,薛华获邀到麻州圣路易市(St. Louis)圣经长老教会担任主任牧师。由于在圣路易市牧师住宅甚为宽敞,他们遂在家中开始儿童工作,发展出后来各方闻名的「儿童归主」(Children for Christ)事工,以家庭圣经班、课间圣经班、公园或海滨活动、国度建立俱乐部、暑期圣经学校、暑期营,以及一年一度全市综合嘉年华会,展示学生成就,鼓励进深追求。那年的聚会约吸引了七百名儿童参加,表演话剧「挪亚和方舟」更是精采无比。当地《圣路易邮报》(St. Louis Post Dispatch)对是项活动详加报导;由于成效超卓,成为圣经长老教会的典范活动,各地教会纷纷仿效。
真正的属灵是从信仰实践中看见真爱
一九四七年七月,长老会独立国外差会(The Independent Board for Presbyterian Foreign Missions)选派薛华赴欧洲考察战后教会重建实况,为期三个月。此行因顺道参观欧洲各地宗教改革遗迹,让薛华心中深受感动,仿佛是找到了属灵的根,也激起了夫妇二人到欧洲宣教的负担。对于途中遇上的几位福音派属灵领袖如哈列斯比(Ole Hallesby)、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等,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一九四八年二月,薛华决心举家移居欧陆。同年八月,他被教会委派顺道出席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基督教联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es, ICCC)的成立大会。期间认识了荷兰青年艺术家陆梅克(Hans Rookmaaker),成为毕生的莫逆之交。
同年九月七日,薛华一家经比利时和法国抵达瑞士洛桑(Lausanne),开始租屋安顿,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学习法文。后因洛桑房价昂贵,次年举家迁到风光明媚的山村香佩里(Champery)农舍居住。一九四八年,夫妇二人在洛桑成立「儿童归主事工」(Children for Christ Ministry),正式在欧洲大陆延续儿童福音事工的旧梦,积极向后基督教时代的战后欧洲儿童介绍认识耶稣。
一九五一年冬天,薛华经历了一段长时期的属灵危机,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信仰,使他认真地重新订定他对基督的委身和生命的优先次序。一九五三年,夫妇二人带着三个女儿(Pricilla、Susan、Debby)和一岁的儿子(Franky)返国述职,期间主领过三百多场聚会,又在信心神学院授课。然而,他再一次目睹自己的教会分裂,分离出来一个福音长老教会(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还有设立在圣路易市的圣约神学院(Covenant Seminary, St. Louis)。宗派越分越多,堂会人数却变得越来越少!这时候薛华完成了《属灵的真义》(True Spirituality,中译:橄榄)一书的文稿,是他在一九五三年圣经营的讲章整理而成,强调真正的属灵是从信仰实践中看见真爱。此书却一直延至一九七一年才正式出版面世。
一九五五年,经过多番波折后的梦想事业「庇荫所」在瑞士山村休莫兹正式成立,薛华此后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渡过。「庇荫所」是法文L'Abri的同义词,主要工作是要接待各地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并向他们演示上帝的真实存在,从而有深入认识上帝的机会。薛华自己担任属灵导师,与青年人一起分享人生、信仰、哲学、艺术,并在生活中落实整合。一九五八年,「庇荫所」在英国牛津成立分部(English L'Abri),由次女Susan的夫婿Ranald Macaulay负责主理,从此他与英国校园团契(UCCF)在事工上合作无间。此后,「庇荫所」团契的影响力不断在各地延伸。他也经常到世界各地主领聚会,应邀在神学研讨会中发表论说。薛华晚年时发现罹患淋巴腺癌,至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五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寓所(Rochester, Minnesota)病逝,享年七十二岁。他一生特别的使命,乃是向那些对人文主义理想失望的人指出福音的路向,且向基督徒对存在主义心存幻想者提出警告,以防他们掉入相对主义的危险陷阱中。
与知识分子分享上帝的真理
薛华一生著作颇丰(包括合着),当中廿二种曾在他逝世后被收录在五大册的《薛华著作全集》(Complete Works of Francis A. Schaeffer: A Christian Worldview, 1985)中。他早年的作品不多,主要是一些基本查经类别的材料,目的是要帮助那些对圣经真理模糊迷失的一代。在「庇荫所」事奉的廿九年间,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对话,为「现代」作观察把脉诊断,并进行有系统的写作。要从他众多精采作品中找出一本代表作是困难的,其中《理性的规避》(Escape from Reason, 1968,中译:文艺)、《上帝在那里》(The God Who is There, 1968)和《太初有道》(He is There and He is Not Silent, 1972,中译:FES Press)三书曾以三部曲形式合集出版,最具代表性。《理性的规避》一书原是他在英国和荷兰讲学内容的录音整理,书中对西方现代思潮演变作扼要精辟的分析和批判,从中世纪的阿奎那、达文西,讲到近代的黑格尔、祁克果;说明基督教信仰才是把建基于希腊罗马文明智慧传统规避理性的无形约束打开的真正动力,且强调上帝是理性的上帝。《太初有道》一书将有关上帝的哲学研究摘要叙述,作者并提出他自己明确的立场,深信一切哲学思考若离开了上帝去寻找出路,最终必归徒然。《上帝在那里》一书是薛华首本亲自执笔完成写作的著作,书中透过当代思想模式和现代人所熟悉的语汇,向二十世纪未信及已信之人宣讲福音。
薛华也曾与好友陆梅克一起研究艺术发展史,找出宗教与哲学的大趋势,合作在欧美两洲发行电影(多由他儿子法兰克执导)和同名著作,包括著名的《前车可鉴》 (How Should We Then Live?,1968,中译:宣道)、《人类究竟发生了什么》)Whatever Happen to the Human Race?, 1979)、《基督徒宣言》(A Christian Manifesto , 1982)、《福音派危机》(The Great Evangelical Disaster, 1984,中译:华神)等,使他在全球福音派教会中的影响力无远弗届,于重建福音派知识分子对正统神学之信心,警惕人文主义参杂信仰,帮助人明白历史和文化的趋势,并能积极地应用艺术等方面贡献良多。
他的中译著作还有:《爱之志》(The Mark of the Christian, 1972,中译:证道)、《众目睽睽下的今世教会》(The Church Before the Watching World, 1975,中译:中华基督翻译中心)、《圣经基要真理浅释》(Basic Bible Studies, 1972,中译:校园)、《基督徒的艺术观》(Art and the Bible, 1973,中译:宣道)、《两疑则惑》(No Final Conflict, 1983,中译:橄榄)。对于薛华生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五位福音派领袖》(Christopher Catherwood, Five Evangelical Leaders, 1984,中译:角声)及《薛华的心灵世界》(Lane T. Dennis ed., Francis A. Schaeffer- Portraits of the Man and His Work, 1986,中译:雅歌)来阅读。薛华的妻子伊迪丝著作亦多达十六种,与丈夫合着一种;其中中译本仅《甜蜜的家庭》(What is a Family?,中译:校园)一书。◆ (作者为德慧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邮址:ptchan@vwlink.com.hk)《薛华的心灵世界》,雅歌出版,特价优惠中,请来电洽询:(02)23635616-22